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网-九游会网址

多措并举用心用情 提高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精准化水平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19-06-19

朱军  宋鼎勇  吴飞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宝钢股份公司党委深人贯彻市委市政府及集团要求,专题研究宝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现状,并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用心领会精准要义,用情落实精准服务。根据上述部署和要求,宝钢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就提高老干部服务管理精准化水平做了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宝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动态信息在“维护”上做到精准

1.完善信息资料,夯实服务基础。据统计,宝钢服务管理的离休干部有66人、副局级(含)以上退休老领导51人、处级(含)以上退休老干部1493人。在日常管理中,宝钢通过创建“金工匠”退管工作信息化平台,对直接服务的离退休干部进行信息资料的全面采集。特别是对老同志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健康体检、家访慰问、帮困补助等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完善,为进一步精准掌握服务动态,夯实了信息基础。

2.客观分析情况,完善服务制度。宝钢服务管理的1600余名离退休干部中,有独居空巢的,有与子女或保姆同住的,有长住医院、养老院、护理院的,也有大病工伤等不同情况。鉴于此,宝钢按照中央及市委要求,结合老同志个人及家庭情况,完善服务举措,先后制定实施了《离休干部医疗费用核销管理规定》《离退休人员帮困补助办法》等20项服务管理制度,为进一步精准落实服务措施,夯实了政策保障。

3.调研汇总需求,找准工作方向。调查发现,近年来宝钢离退休干部对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服务在需求上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结构层次的变化,随着老同志年龄的增长,他们把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心理慰藉等生活类服务作为第一层次需求;二是服务方式的变化,随着老同志活动半径的缩小,他们越来越倚重于贴近服务、上门服务;三是服务的多样化,随着社区、养老院、护理院等机构设施、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得到老同志的认同与依赖。上述信息的及时掌握,为进一步精准把握服务需求,找准了工作方向。

(二)政治思想在“满足”上做到精准

1.精准对接所属支部,丰富组织生活。宝钢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以党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深人学习贯彻沪委办发〔2017〕8号文件和沪委组发〔2016〕15号文件,全面落实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组织召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研讨班、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党组织生活。

2.精准对接老年大学,活跃文化生活。宝钢发挥老干部大学独特优势,把活跃离退休干部文化生活融人课程设计、融人社团活动。通过举办“见证——我与改革开放40年/宝钢开工建设40年”主题征文活动;组织淞涛诗社创作歌颂改革开放带来可喜变化的诗歌作品;组织图像编辑社制作《宝钢风雨40年》宣传片;以及参加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展来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

3.精准对接街道居委,融入社区生活。社区居委为老同志就近发挥作用搭建了便利平台,宝钢有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发挥所长、发挥余热,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成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今年,宝钢要求居住地在杨浦区的退休干部党员到所在社区党支部进行报到并亮党员身份;与普陀区老干部局共同举办“宝钢离退休干部党员到普陀区集体报到欢迎会”。一方面,在推进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上先行先试;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宝钢离退休干部“双报到、亮身份”工作,让这部分老党员更快更好融人社区生活。

(三)日常生活在“解难”上做到精准

1.“点对点”精准落实待遇。按照市委老干部局统一部署,宝钢从老同志实际需求出发,一对一、点对点落实好各项生活待遇,并将各项经费纳人年度预算,精准保障各项待遇落到实处。今年,宝钢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先后组织了近1300名离退休干部参加健康体检,对部分高龄、体弱的离休干部,安排了医生上门问诊检查;对95名关键指标异常的老同志,逐个电话告知督促就诊,并进行电话回访;对70名体检指标有疑问的老同志,安排九院医生与老同志进行一对一医疗咨询,上述举措得到老同志的高度肯定。

2.“面对面”精准照料生活。在日常工作中,宝钢通过结对服务、走访看望、电话慰问等渠道,进一步收集和掌握离退休干部需求信息,面对面提供精准服务。每年春夏交替时节,宝钢组织专业力量,为老同志检查保养家用空调,对所有煤气燃具进行点检维护,并为他们更换空调、风扇、电视等遥控器电池;对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安排专人送学上门,收取党费;对每一位逢五逢十生日的老同志,上门进行慰问、祝寿;并组织为异地安置的老同志代办报销医药费。一系列服务举措的落地,得到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普遍赞誉。

3.“心连心”精准慰藉心理。随着年龄的增大,部分离退休干部行动日趋不便,情感寂寞,心理压力增大。宝钢坚持在“周到”上做文章,每年坚持开展“三送”活动(上门送学、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温暖),以组织聊天、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加强与老同志之间的情感交流,并积极配合家属对老同志做好心理抚慰。针对部分老同志财产分配的顾虑,宝钢与宝山公证处共建,推进“两免”公证服务常态化开展,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办理财产公证法律服务提供绿色通道,有效化解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

二、宝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服务理念认识不足,思维观念有待更新

公司党委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做好精准服务,实现精准帮贫,切实做好雪中送炭之善举。对照标准要求,不难发现我们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还存在普惠性元素;个别工作人员对新时期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的认识还不足,服务管理工作的许多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工作思维模式里,偏重待遇落实的现象较为普遍,精神层面的服务有待提升。

(二)服务主体相对单一,服务渠道有待拓展

宝钢的离退休干部对企业的依赖度较高,企业在服务管理工作也存在大包大揽的现象。在当前养老模式社会化的大格局下,尽管宝钢已经在按“四个就近”要求,逐步把服务主体、服务渠道向社区延伸和拓展,但考虑到老同志群体的思想顾虑和维稳大局,我们的推进办法和力度还尚显不足。

(三)服务内容存在共性,个性服务有待谋新

由于离退休干部年龄逐年增大,自理能力逐年减弱,子女又多不生活在一起,老同志对个性化精准服务的需要逐年增加;就近看病的需求增多;精神服务的需求增强。但我们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偏重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的保障,缺乏对老同志的心理慰藉和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三、精准开展宝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要为开展精准服务提供管理保障

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精准化服务,就要实现包括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支持完善等几个方面的管理保障。宝钢在推进精准化服务管理的进程中,得到公司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公司投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给予保障。2018年,按照中央对企业领导人员履职待遇的政策规定和公务用车改革的总体要求,宝钢优化了老领导公务用车的管理模式,探索试行“按需临租”的方式,开展为老用车服务。并通过满意度测评的方式,收集老领导用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及时改进和完善。

(二)要为开展精准服务创建信息平台

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精准化服务,就要实现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管理的动态化和信息化。宝钢创建并优化“金工匠”退管信息化平台和退管移动服务平台,形成简单、快捷、共享的业务界面,实现了可在手机app上直接搜索查询老同志基本信息和服务业务。同时对离休干部和副局(含)以上退休干部,建立一人一档,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老干部各类信息,为老干部精准化服务的实施提供信息支撑。

(三)要为开展精准服务拓展社会资源

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精准化服务,就要进一步利用好社会服务资源。目前,宝钢的离退休干部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很高,党员关系、活动场所都在宝钢,大部分老同志对社区服务资源知之甚少。鉴于此,集团党委明确从2018年7月1日起退休的干部党员,其组织关系要及时转到所在社区街道,进一步方便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发挥作用和就近得到照顾。同时,宝钢也花大力气,制作一些宣传展板,通过党组织生活和老年大学两个平台,对长期护理保险、居家上门服务、社区日托服务等社会服务资源进行推广和宣传,便于老同志就近就便享受家门口的社会服务。

(四)要为开展精准服务设计个性内容

要为离退休干部提供精准化服务,就要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因人制宜地开展服务。一方面,利用好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老干部大学两块“阵地”,把学习和兴趣有机融合,满足离退休干部精神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落实好“六必访”,满足离退休干部生活和医疗两个层面的需求。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宝钢结合开工建设40年活动,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支持改革,助力发展”主题,在广大离退休干部群体中,开展讲座、征文、摄影、参观等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离退休干部精神层面的需求。

宝钢将在“精准”二字上持续发力,坚持多措并举,用心用情地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发挥街道、社区功能优势,不断为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条件、开拓渠道,使宝钢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作者单位:宝钢老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九游会网址-九游会网页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