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网-九游会网址

【“我的家训”征文】烟画•家训

发布日期:2020-01-07

上海市徐汇区  冯懿有

我出自普通家庭。父亲没有给我留下任何房产和金钱,除了多年收藏的几千张烟画,以及那如何做人的家训。

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庭:

我们家算是教师世家:我的父母是宁波旅沪同乡会的小学教师,我们两口子是中学教师,而我们的女儿女婿是华东理工大学的教授。有意思的是,我们祖孙三代人都不吸烟,但三代人对过去的每包香烟中的一张小画片——上海人叫香烟牌子,北方人称烟画,却情有独钟。经过三代人的收藏和积累,至今已存六、七万片。

烟画虽小,好似微不足道,但其内容包罗万象,印刷精致,色彩绚丽,图文并茂,故收全一套就是一本微型彩色连环画或教科书,若集大成,即为一部小型百科全书。所以,通过烟画的内容,可见证鸦片战争到解放初,包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反映了中国人民爱国抗日的决心;传播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科技;宣传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颂扬了中国传统美德。故烟画既可用来陶冶情操,也是教子育人的“生动教材”。

从我父亲那代开始,三代人逐渐形成了烟画收藏“二不,二为”家训:

二不:不当保管员,自我欣赏;不等待升值后卖出可以赚钱。

二为:为回报社会参加各种展览会,让更多的人共同欣赏,从中得到教育与启迪;替国家博物馆拾遗补缺,把他们需要的烟画资料或赠与,或复制,或借与他们。

我的父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经常与梅兰芳、周建人、谢晋元、王个簃等举办烟画展览会,把全部门票收入捐献给独臂神父饶家驹创办的上海南市难民所。

解放初,我的父亲把珍贵的收藏品无私捐献给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处。

我们这一代经省吃俭用,又收集了几万片烟画。按照家训家规,我们积极参加过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各种展览会100余次。在北京申办奥运会时,收藏的体育内容的烟画被选中参加了瑞士洛桑举办的《中国体育五千年展》和澳大利亚悉尼举办的《第七届奥林匹克邮票展》,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助力北京申奥。同时,我把有关烟画捐赠给中国烟草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日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借给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处,以真实的历史史料,教育和引导更多的年青人,牢记民族历史,弘扬民族文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第三代传承者,我们的女儿女婿在我八十岁生日时,租房开办了《冯氏烟画博物馆》,每年花费二十万,免费开放,免费讲解。这既可以让更多百姓共享、传承、提升,也是我与老伴金婚纪念收到的最好礼物。如今,博物馆已搬到了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科普中心的社区学校,无偿向市民开放。开馆至今已有几千人参观,几百人留言。大家纷纷点赞,“烟画让人大开眼界,收获颇丰。”

更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们三代人的影响下,我的外孙女也喜欢上了烟画,爱听外公介绍烟画和烟画里的故事。考上大学后,她还动员同学来博物馆参观,得到了老师、同学称赞。外孙女说:要按照家训、家规,继承烟画的收藏,让烟画世代相传。

烟画故事多,传承成美谈。近年来,我们家相继被评为浦东新区最美家庭、十大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科普示范户家庭、上海市学习型家庭示范户、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等等。

迈进新时代,我们将继续遵循上一辈的教诲,传承家训,身体力行,去收获新的喜悦和成长!

九游会网址-九游会网页版
网站地图